地名:紫照鎮 | 隸屬:梁平區 |
區劃代碼:500155130 | 代碼前6位:500155 |
行政區域:重慶市 | 地理分區:西南地區 |
行政級別:鎮 | 車牌代碼:渝 |
聯系電話:023-53316221 | 郵政編碼:405200 |
轄區面積:約36平方公里 | 人口數量:約6491人 |
人口密度:約180人/平方公里 | |
辦公地址:紫照鎮紫金路173號 | |
下轄地區:1個社區、3個行政村 |
![]() | 代碼 | 城鄉分類 | 簡介 |
青峰社區 | ~001 | 鎮中心區 | 青峰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,為鎮中心區![詳細] |
桂香村 | ~200 | 鎮鄉結合區 | 很久以前,這里有一家地主喜歡種植花花草草,其中種植得最多的就是桂花樹,各種各樣的桂花樹,一年四季都可以聞到桂花香,十里飄香,幾乎灑滿了整個村子,因而人…[詳細] |
先進村 | ~202 | 村莊 | 據查,先進村委會該地點在解放前蔣氏很多,取名蔣家壩子。后來該處人流來往越來越多,成功人士越來越多,有人說這里很先進,在該處建社以先進得名。建村以先進村…[詳細] |
大丘村 | ~203 | 村莊 | 因大丘壩得名。負責群眾自治組織事務故設立村民委員會![詳細] |
地名由來:
紫照鎮因境內有一寺,大門上刻有“紫微高照”幾個字,故此得名。
基本介紹:
原名耙子丘,始建于清嘉慶年間,1992年改為建制鄉。我鄉位于梁平縣東南方,地處梁平與忠縣交界處,幅員面積為36平方公里,距縣城39公里,東連忠縣金聲鄉,南靠忠縣興峰鄉、官壩鎮,西接柏家鎮,北倚石安鎮。本鄉地處深丘地帶,地勢東高西低,海拔高度308—695米,年均氣溫 17℃,年降雨量1100毫米,F轄4個村,40個村民小組,耕地面積23262畝,其中田10500畝,人口1.4萬。該鄉土地肥沃,氣候溫和,物產豐富,盛產水稻、小麥、玉米、油菜、雜糧和柚、柑、桃、李等水果。
改革開放以來,該鄉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。2005年,全鄉國內生產總值60 00萬元,本級財政收入72.4萬元,農民人均
紫照鎮聯系電話:023-53316221
歷史沿革:
清嘉慶(1796年2月9日——1820年9月2日)年間,名耙子丘。
民國九年(1920年),名紫照場;民國三十一年(1942年),設立紫照鄉,隸屬第四區;民國三十六年(1947年),隸屬第三區。
1949年12月,隸屬蟠龍區。
1953年3月,紫照鄉分為紫照、明安、云峰3小鄉,隸屬第二區。
1955年12月,紫照、明安、云峰3小鄉合并為紫照鄉。
1958年8月,紫照鄉改設紫照公社,隸屬柏家區。
1966年3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