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:刁翎鎮 | 隸屬:林口縣 |
區劃代碼:231025102 | 代碼前6位:231025 |
行政區域:黑龍江省 | 地理分區:東北地區 |
行政級別:鎮 | 車牌代碼:黑C |
長途區號:0453 | 郵政編碼:157000 |
轄區面積:約673.77平方公里 | 人口數量:約2.25萬人 |
人口密度:約33人/平方公里 | |
下轄地區:26個行政村 |
![]() | 代碼 | 城鄉分類 | 簡介 |
長青村 | ~201 | 鎮鄉結合區 | 長青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,為鎮鄉結合區![詳細] |
永安村 | ~202 | 鎮鄉結合區 | 永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,為鎮鄉結合區![詳細] |
保安村 | ~203 | 鎮中心區 | 保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,為鎮中心區![詳細] |
治安村 | ~204 | 鎮鄉結合區 | 治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,為鎮鄉結合區![詳細] |
東溝村 | ~205 | 村莊 | 東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四合村 | ~206 | 村莊 | 四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三家子村 | ~207 | 村莊 | 三家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東崗子村 | ~208 | 村莊 | 東崗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下馬蹄村 | ~209 | 村莊 | 下馬蹄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上馬蹄村 | ~210 | 村莊 | 上馬蹄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樣子溝村 | ~211 | 村莊 | 樣子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興隆村 | ~212 | 村莊 | 興隆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原發村 | ~213 | 村莊 | 原發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東發村 | ~214 | 村莊 | 東發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德勝村 | ~215 | 村莊 | 德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勝利村 | ~216 | 鎮鄉結合區 | 勝利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,為鎮鄉結合區![詳細] |
雙豐村 | ~217 | 村莊 | 雙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二道村 | ~218 | 村莊 | 二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雙發村 | ~219 | 村莊 | 雙發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東風村 | ~220 | 村莊 | 東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黑背村 | ~221 | 村莊 | 黑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生產村 | ~222 | 村莊 | 生產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中合村 | ~223 | 村莊 | 中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新河村 | ~224 | 村莊 | 新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五七村 | ~225 | 村莊 | 五七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互利村 | ~226 | 村莊 | 互利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![詳細] |
地名由來:
“刁翎”系滿語,意為“未開墾之地”。清末稱“雕翎”,后簡寫為“刁翎”。另有傳說,小鍋盔山附近,曾有一巨雕叼著一只羽翎,飛至此處吐掉羽翎,長鳴一聲后飛走,此傳說演變成地名。
基本介紹:
刁翎鎮位于縣城北偏西69公里處,東經129°59′,北緯45°46′。鎮區四至北與依蘭縣接壤,東北、東接勃利縣,南依建堂鄉,西與三道通鎮相連。刁翎鎮總面積673.77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337544.7畝。
該鎮大部分處于低山區,小部分處于河谷川地平原區。境內群山環抱,河流縱橫。西南端與三道通鎮、建堂鄉交界處的小鍋盔山海拔886米,是全鎮最高點。烏斯渾河從鎮區中部縱貫全境,沿途接納源發河、湖里信子溝河、馬蹄溝河等大小支流后,在鎮區北端東崗子村西注入牡丹江。在烏斯渾河兩岸河谷沖積平原上分布著千頃良田,這里土質肥沃,氣候適宜,使該鎮素享“魚米之鄉”美稱。林依公路貫穿刁翎全境。
榮譽排行:
2014年7月,刁翎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。
2011年4月,環境保護部授予刁翎鎮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。
文化旅游:
“八女投江”遺址紀念地景區位于林口縣烏斯渾河畔——刁翎鎮境內,2009開發建設,主要建設內容有占地70000平方米的人工湖、1600平方米的“八女投江”遺址紀念館、50000平方米的文化碑廊
林口縣刁翎鎮是抗日聯軍與日寇長期斗爭、我人民解放軍追剿-中央胡匪的革命老區中心城鎮。而坐落在鎮中心小山丘上的“四烈士陵園”則更添幾分莊嚴氣氛。四烈士即是王兆昌、尹良雨、張建堂、李雷。他們是在
烏斯渾河城址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刁翎鎮東崗子村西北約2000米、烏斯渾河與牡丹江匯合口南側沖積臺地中,俗稱“小城子”。從筑城方法,城址結構,出土遺物等方面分析,烏斯渾河古城應為《金史》
歷史沿革:
清末,屬依蘭府管轄。
清宣統二年(1910)設刁翎區。
1913年以后,初為依蘭縣刁翎區,1927年改為第五區。
1933年改為興隆鎮保。
1938年改設興隆村。
1947年1月,將依蘭縣南部刁翎及三道通一帶劃出,設置刁翎縣,為縣政府駐地。
1949年1月撤銷刁翎縣,并入林口縣,設置第八區。
1956年4月撤區劃鄉,設置刁翎鄉。
1958年9月,與黑背鄉合并成立刁翎人民公社。
1961年5月原黑背鄉劃出,設立雙豐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