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:八家子鄉 | 隸屬:五常市 |
區劃代碼:230184210 | 代碼前6位:230184 |
行政區域:黑龍江省 | 地理分區:東北地區 |
行政級別:鄉 | 車牌代碼:黑A |
長途區號:0451 | 郵政編碼:150000 |
轄區面積:約244.5平方公里 | 人口數量:約1.96萬人 |
人口密度:約80人/平方公里 | |
下轄地區:13個行政村 |
![]() | 代碼 | 城鄉分類 | 簡介 |
八家子村 | ~200 | 鄉中心區 | 八家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,為鄉中心區。…[詳細] |
岳家村 | ~201 | 村莊 | 岳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靠山村 | ~202 | 村莊 | 靠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黑牛村 | ~203 | 村莊 | 黑牛圈村
黑牛圈村[Hēiniújuàncūn]位于八家子鄉政府所在地西4公里處。東和東南與八家子村毗鄰搭界,西與靠山村接壤,北與六家子村接壤,…[詳細] |
馬鹿村 | ~204 | 村莊 | 馬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六家子村 | ~205 | 村莊 | 六家子村[Liùjiāzicūn]位于八家子鄉政府所在地西北2公里處。東靠張大村,西鄰靠山村,北鄰馬鹿村,土質肥沃屬于平原地帶。東經127°03′13…[詳細] |
富家村 | ~206 | 村莊 | 富家村[Fùjiācūn]位于八家子鄉政府所在地東南11公里處。東隔阿什河與阿城區相望,西鄰大亞屯村,南與二河鄉相鄰,北與東興村相鄰。東經127°16…[詳細] |
張大村 | ~207 | 村莊 | 張大村[Zhānɡdàcūn]位于八家子鄉政府所在地北5公里處。東與東盛村毗鄰搭界,西鄰六家子村,北與興隆鄉接壤,一條北環路貫穿,屬于半丘陵地帶。東經…[詳細] |
大房子村 | ~208 | 村莊 |
大房子村[Dàfánɡzicūn]位于八家子鄉政府所在地東南4公里處。地處八家子鄉東南部,西與八家子村接壤,南與康家爐村接壤,東與東興村搭界,屬于半…[詳細] |
康家爐村 | ~209 | 村莊 | 康家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大亞屯村 | ~210 | 村莊 | 大亞屯村[Dàyàtúncūn]位于八家子鄉政府所在地東南12公里處。東靠富家村,南與二河鄉接壤,北鄰康家爐村,屬于半山地帶。東經127°14′46″…[詳細] |
東興村 | ~211 | 村莊 | 東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東盛村 | ~212 | 村莊 | 東盛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地名由來:
源于駐地八家子屯名。始初只有八戶人家,故稱八家子。
基本介紹:
八家子鄉[Bājiāzixiānɡ]位于五常市區北45公里處。東與阿城區隔河相望,西與拉林滿族鎮搭界,南與二河鄉、背蔭河鎮相鄰,北面是興隆鄉。東經127°05′36″;北緯45°23′03″。
清•乾隆七年 (1742年),在今靠山屯建立的旗屯“正白旗二屯”,到清末已成為拉林東部的重要集鎮。中華民國時期,隸屬雙城縣第八區。東北淪陷后,隸屬愛善村。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,隸屬雙城縣雙東區管轄。1947年1月,設置拉林縣,劃歸拉林縣管轄,隸屬第二區。1956年3月,拉林、五常兩縣合并后,設置八家子鄉,并是周圍4個鄉的中心鄉。1958年秋,將八家子、正興
歷史沿革:
清朝末年就是拉林東的重要集鎮,偽滿洲國屬雙城縣愛善村,解放后為拉林縣第二區,1956年3月,拉林、五常兩縣合并后,將原區劃為八家子、正興、東興、靠山四個鄉,八家子鄉為中心鄉。
1958年秋,將八家子、正興、東興、靠山4鄉合并,成立八家子人民公社。
1984年撤銷公社制設立八家子鄉。
名稱沿用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