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:五站鎮 | 隸屬:肇東市 |
區劃代碼:231282103 | 代碼前6位:231282 |
行政區域:黑龍江省 | 地理分區:東北地區 |
行政級別:鎮 | 車牌代碼:黑M |
長途區號:0455 | 郵政編碼:152000 |
轄區面積:約152平方公里 | 人口數量:約4.37萬人 |
人口密度:約288人/平方公里 | |
下轄地區:11個行政村 |
![]() | 代碼 | 城鄉分類 | 簡介 |
五站村 | ~201 | 鎮中心區 | 五站村簡介
一、自然概況
五站村位于五站鎮政府所在地,由17個村民組組成。全村有農戶1739戶,5827口人,勞動力3800人,年…[詳細] |
高堡村 | ~202 | 村莊 | 高堡簡介
一、自然概況
高堡村位于301國道北側,距五站鎮中心4.5公里,東與哈市萬寶鎮相接壤。全村7個自然屯,1243戶,4646口…[詳細] |
東安村 | ~203 | 村莊 | 東安村簡介
東安村位于301國道中間段,南距省城23公里,北距肇東市區25公里,交通便利。全村有自然屯14個,人口6989人,戶數1742戶…[詳細] |
華西村 | ~204 | 村莊 | 華西村簡介
一、自然概況
華西村位于301國道南側,距五站鎮政府東側4公里,東與哈市萬寶鎮相接壤。全村58戶,258口人,勞動力210…[詳細] |
曲鄉村 | ~205 | 村莊 | 曲鄉村簡介
一、自然概況
曲鄉村位于五站鎮北,301國道東側,東與松北區對青山鎮相接,北與里木店鎮相連。全村7個自然屯,1085戶,4…[詳細] |
東發村 | ~206 | 村莊 | 東發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黑山村 | ~207 | 村莊 | 黑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青山村 | ~208 | 村莊 | 青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五湖村 | ~209 | 村莊 | 五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同發村 | ~210 | 村莊 | 同發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一心村 | ~211 | 村莊 | 一心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地名由來:
清乾隆元年(1736)為北部邊關驛站第五站。
基本介紹:
位于肇東市東南部,東鄰萬寶鎮,南靠松花江,北與里木店相接,西與黎明鎮毗連。南距哈市公路大橋28公里,北離肇東市區32公里,扼守肇東東南門戶。始建于1911年(光緒三十七年)。全鎮幅員面積152平方公里,下轄5個行政村(原14個村合并),29個自然屯。中學2所,小學11所,17家企業事單位。全鎮耕地面積10萬畝,草原1萬畝,水面1萬畝,全鎮總戶數8324戶,常住人口3.2萬,其中鎮區人口1萬。境內哈大、301國道橫貫全鎮,是臨近鄉鎮的交通樞紐、農副產品集散地和商貿活動中心。五站的經濟發展特點是面向哈市、依托哈市、服務哈市、發展五站;標志性產業是以小油坊為主的小規模大群體的民營經濟、以哈經商販運為
榮譽排行:
2014年7月,五站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。
歷史沿革:
清乾隆元年(1736)設置第五個驛站(扎洛霍碩臺),清末屬呼蘭府管轄;民國時期歸呼蘭縣管轄;1932年設樂安鎮;1946年歸樂安縣管轄;同年7月撤銷樂安縣歸肇東縣管轄,設置第十一區,后改為五站區;1951年9月將區政府駐地五站改設區級鎮,同年11月改為村級鎮;1956年改為鄉級鎮;1958年將五站鎮與安居鄉合并成立紅旗人民公社;1960年將東發公社并入紅旗公社;1961年將原東發公社劃出,設置東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