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:演集街道 | 隸屬:永城市 |
區劃代碼:411481001 | 代碼前6位:411481 |
行政區域:河南省 | 地理分區:華中地區 |
行政級別:街道 | 車牌代碼:豫N |
長途區號:0370 | 郵政編碼:476000 |
轄區面積:約59.8平方公里 | 人口數量:約36.17萬人 |
人口密度:約6048人/平方公里 | |
下轄地區:13個社區、16個行政村 |
![]() | 代碼 | 城鄉分類 | 簡介 |
中原社區 | ~009 | 主城區 | 2000年設立社區居民委員會且居委會位于中原路旁邊而得名。…[詳細] |
振興社區 | ~010 | 主城區 | 振興,寓意為社區各項事業興旺強盛的意思。…[詳細] |
團結社區 | ~011 | 主城區 | 因域內有團結路而得名。團結,寓意為社區居民團結奮進。…[詳細] |
牡丹社區 | ~012 | 主城區 | 因鄰近牡丹路而得名。牡丹系國花。寓意為社區各項事業像花一樣盛開。…[詳細] |
鐵東社區 | ~013 | 主城區 | 鐵東,永青鐵路東側,故名。永青鐵路南北走向。…[詳細] |
明珠社區 | ~014 | 主城區 | 因域內有明珠花園小區而得名。明珠,為珍珠的意思,引用“永城為豫東明珠”中的明珠二字。…[詳細] |
陽光社區 | ~015 | 主城區 | 陽光,字面意思,沒有特殊含義。1959年成立胡樓大隊,屬城郊公社。1978年劃入演集公社張樓大隊。1984年演集改公社為鄉,張樓大隊改置為張樓村委會。…[詳細] |
鐵西社區 | ~016 | 主城區 | 鐵西,特指永青鐵路西側的意思。1956年屬侯嶺鄉胡樓高級社。1959年建立胡樓大隊,屬城郊公社。1975年劃歸演集公社。1984年演集改公社為鄉,胡樓…[詳細] |
華星社區 | ~017 | 主城區 | 華星,當地面粉企業華星粉業名稱。1956年屬侯嶺鄉胡樓高級社。1959年建立胡樓大隊,屬城郊公社。1975年劃歸演集公社。1984年演集改公社為鄉,胡…[詳細] |
演集社區 | ~019 | 主城區 | 演集,原名新民店,因戲班演出馳名,清代改名演藝集,后簡稱演集。…[詳細] |
漢潤社區 | ~020 | 主城區 | 漢潤社區:東至中原路,西至芒碭路,南至漢潤大道,北至永和路;轄區居民591戶、2171人。…[詳細] |
益民社區 | ~022 | 主城區 | 益民社區:東至東環路,西至中原路,南至團結路,北至銀河路;轄區居民353戶、1453人。…[詳細] |
文苑社區 | ~023 | 主城區 | 因區域內有永城市第三高級中學而得名文苑。文苑,因第三高中聚焦了很多文人的意思。…[詳細] |
劉樓村 | ~203 | 主城區 | 劉樓,劉姓最早在此落戶居住,并建有一座土樓,故名。…[詳細] |
武莊村 | ~205 | 主城區 | 武姓在此居住形成聚落,取名武莊。1956年屬城關區天齊高級社。1961年成立武莊大隊,屬城郊公社。1977年劃歸演集公社。1984年演集改公社為鄉,武…[詳細] |
李林村 | ~206 | 主城區 | 李林,原名時莊,明初李氏自山西義城縣遷入永城縣南十里廟,繁衍五代后,李氏一支分遷到縣東北十五里(現李林村)居住,明代李支楊被封為文林郎,任山東曹縣知縣…[詳細] |
張大莊村 | ~207 | 主城區 | 因張姓在此聚居形成的村落且村落較大,取名張大莊。…[詳細] |
陸樓村 | ~208 | 村莊 | 陸樓,據當地村民介紹,清朝時有一人名陸文,同治七年獲殿試一甲第三名,欽點探花。文自幼孝敬父母,對鄉里謙和負責。光緒三年華北數省大旱,民不聊生,文體恤家…[詳細] |
豐莊村 | ~209 | 主城區 | 豐莊,明洪武年間,豐氏祖先從山西洪洞縣遷至此地,繁衍生息數十代,故名豐莊。…[詳細] |
代王樓村 | ~211 | 主城區 | 代、王兩姓居多,解放前有一代姓地主建有六間樓房,故名代王樓。…[詳細] |
劉莊村 | ~212 | 村莊 | 劉氏在此聚居形成村落,取名劉莊。1956年屬陳集鄉丁集高級社。1958年成立劉莊大隊,屬陳集公社。1962年劃歸城郊公社。1975年劃歸演集公社。19…[詳細] |
朱小莊村 | ~214 | 村莊 | 朱氏聚居形成的自然村落。朱姓居多,村莊面積較小,故得名朱小莊。…[詳細] |
曹樓村 | ~215 | 主城區 | 曹姓居多,清朝末期,有一地主名曹士邦在村內建有土樓,取名曹樓。…[詳細] |
時莊村 | ~216 | 城鄉結合區 | 原名時關廟,傳因東漢末年三國蜀將關羽路過此地飲馬,后人為紀念關羽,在此建一座小廟,時姓居多,得名時關廟,1967年文革時期廟被拆除,更名為時莊。…[詳細] |
李樓村 | ~217 | 村莊 | 李樓,明朝時期,李氏從山西洪洞縣搬遷至此,并建有土樓,故名李樓。…[詳細] |
梁油坊村 | ~221 | 村莊 | 明代梁姓遷民在此開油坊,故名梁油坊。1956年屬陳集鄉天齊廟高級社。1959年成立大隊,以駐地梁油坊命名,屬陳集公社。1962年劃歸城郊公社。1975…[詳細] |
丁樓村 | ~222 | 主城區 | 丁樓,明代,丁姓大戶在此落戶,為防御土匪,在村周圍建有土炮樓,故名丁樓。…[詳細] |
天齊村 | ~224 | 主城區 | 天齊,相傳唐代在此建廟,內供″東岳天齊黃飛虎”塑像,始稱東岳廟,清末改稱天齊廟,后簡稱天齊。…[詳細] |
韓寨村 | ~225 | 主城區 | 韓寨,明朝后期韓姓在此落戶居住,為了防御土匪的入侵,村民在村莊四周筑有寨墻,故名韓寨。…[詳細] |
地名由來:
原名新民店,因戲班演出馳名,清末更名演藝集,后簡稱今名。
基本介紹:
永城市轄鎮。1975年建演集公社,1984年改鄉,1995年建鎮。位于市境東部,距市區10公里。面積59.8平方公里,人口4.4萬。311國道從鎮中穿過。轄賀寨、李集、韓寨、胡樓、謝樓、李林、班莊、大敦樓、黃莊、谷樓、謝莊、胡閣、梁油坊、朱小莊、劉莊、李土樓、東時莊、陸樓、代王樓、邢樓、胡牌坊、李集、關莊、演集、武莊、豐莊、南丁樓、天齊、劉樓29個村委會。農業主產小麥、玉米、大豆,特產棗干。鄉鎮企業有建筑、建材、商貿等。
榮譽排行:
2023年9月,演集街道被確定為2023年度河南省”平安農機”示范鄉(鎮)。
2022年10月,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,演集街道上榜。
2022年12月,演集街道被認定為2022-2024年度河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(豫劇豫東調)。
2021年10月,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、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,演集街道榜上有名。
2021年1月,河南省愛衛會命名演集街道為2020年度河南省健康鄉鎮。
2020年12月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演集街道為全國無障礙環境達標市縣村鎮。
2020年9月,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,演集街道榜上有名。
2020年7月,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演集街道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(縣城)。
2015年2月,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演集街道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。
歷史沿革:
1938年為人和鄉。
1945年為演集區。
1949年屬苗橋區車集鄉。
1952年屬陳集區。
1955年屬茴村區車集鄉。
1958年屬茴村公社。
1975年分別由高莊、茴村、城郊3個公社析出部分村組建演集公社。
1984年改稱演集鄉。
1995年撤鄉設演集鎮。
2014年撤銷演集鎮,設演集街道。
區劃:河南省·商丘市·永城市·演集街道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