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:陽阿鄉 | 隸屬:原陽縣 |
區劃代碼:410725216 | 代碼前6位:410725 |
行政區域:河南省 | 地理分區:華中地區 |
行政級別:鄉 | 車牌代碼:豫G |
長途區號:0373 | 郵政編碼:453000 |
轄區面積:約47平方公里 | 人口數量:約2.95萬人 |
人口密度:約628人/平方公里 | |
下轄地區:36個行政村 |
![]() | 代碼 | 城鄉分類 | 簡介 |
陽中村 | ~201 | 鄉中心區 | 陽中村在鄉中部,鄉政府駐地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.8平方千米。居民380戶1800人,有張、王等姓,漢族。漢代該村名戶牖(yǒu窗戶)鄉庫上里,人稱陽武…[詳細] |
獻功村 | ~202 | 村莊 | 獻功村在鄉東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2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.3平方千米。居民300戶1600人,有吳、張、曹等姓,漢族。倉頡發明文字奉獻社會,皇帝為他…[詳細] |
查地村 | ~203 | 村莊 | 查地村在鄉東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3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平方千米。居民180戶850人,有時、趙、楊等姓,漢族。傳黃帝為與在陽武稱帝的倉頡聯盟,曾多…[詳細] |
小留村 | ~204 | 村莊 | 小留村在鄉東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4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0.7平方千米。居民140戶700人,有張、王等姓,漢族。皇帝為與倉頡聯盟,拜訪途中經此留宿,…[詳細] |
延西村 | ~205 | 村莊 | 延西村在鄉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4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.1平方千米。居民153戶673人,有毛、婁、劉等姓,漢族。清乾隆時將延州分為延南、延北、延…[詳細] |
延北村 | ~206 | 村莊 | 延北村在鄉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5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.6平方千米。居民249戶1276人,有張、趙、李姓居多,漢、回族。清乾隆時將延州分為延南、…[詳細] |
土山村 | ~207 | 村莊 | 土山村在鄉東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9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2.4平方千米。居民420戶1760人,有齊、孫等姓,漢族。初以地勢名凹腰崗,或以為村東韓城…[詳細] |
張莊村 | ~208 | 村莊 | 明代最早姓張的在此開荒建村,最早名為河東張,后演變為張莊,清代為小張莊,民國時期為張辛莊,解放后復名張莊。…[詳細] |
八里溝村 | ~209 | 村莊 | 八里溝村在鄉西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4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0.3平方千米。居民56戶280人,有閆、王等姓,漢族。明朝城外八里河溝旁建村,名八里溝。…[詳細] |
黃莊村 | ~210 | 村莊 | 黃莊村在鄉西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3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0.3平方千米。居民87戶400人,有劉、李等姓,漢族。初有黃姓居此,故名。鄰陽西、張莊、張士…[詳細] |
馬莊村 | ~211 | 村莊 | 馬莊村在鄉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10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平方千米。居民260戶1180人,有馬、陳等姓,漢族。明初,馬氏祖先居此,故名。鄰南古墻、…[詳細] |
延南村 | ~212 | 村莊 | 延南村在鄉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6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.6平方千米。居民1360人,有楊、王、張等姓,漢族。清乾隆時將延州分為延南、延北、延西、延…[詳細] |
陳莊村 | ~213 | 村莊 | 陳莊村在鄉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9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0.9平方千米。居民286戶1286人,有李、葛等姓,漢族。初有陳姓居此,名陳莊。鄰土山、耕種…[詳細] |
韓莊村 | ~214 | 村莊 | 韓莊村在鄉西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9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2.4平方千米。居民380戶1800人,有韓、王、劉等姓,漢族。清康熙六十年黃河從馬營決口,…[詳細] |
李莊村 | ~215 | 村莊 | 李莊村在鄉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4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0.8平方千米。居民180戶850人,有李、董、閆等姓,漢族。明初李姓從洪洞縣居此,名李莊。鄰…[詳細] |
延東村 | ~216 | 村莊 | 延東村在鄉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5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.7平方千米。居民375戶1580人,有張、劉姓居多,漢、回族。清乾隆時將延州分為延南、延北…[詳細] |
桑園村 | ~217 | 村莊 | 桑園村在鄉東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3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0.4平方千米。居民75戶350人,有李等姓,漢族。東漢才女班昭于永初七年(113年)隨子曹成…[詳細] |
董莊村 | ~218 | 村莊 | 董莊村在鄉東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3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0.6平方千米。居民230戶900人,有董 、張等姓,漢族。明末福寧集董姓遷此,名董莊。鄰明蓋…[詳細] |
宋圪垱村 | ~219 | 村莊 | 宋圪垱村在鄉東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3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.6平方千米。居民432戶2370人,有宋、田、申等姓,漢族。原名后小柳,清康熙六十年黃河…[詳細] |
文定村 | ~220 | 村莊 | 文定村在鄉東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2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.6平方千米。居民343戶1749人,有李、侯等姓,漢族。倉頡創象形造字法,其后裔侯姓為紀念…[詳細] |
孫莊村 | ~221 | 村莊 | 孫莊村在鄉東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2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0.9平方千米。居民238戶1200人,有李、張等姓,漢族。清朝乾隆年間,姓孫的最早居此,故…[詳細] |
明蓋村 | ~222 | 村莊 | 明蓋村在鄉東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4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.7平方千米。居民250戶1350人,有黃、李等姓,漢族。此地原為倉頡頒布法律之地,初名“明…[詳細] |
吳寨村 | ~223 | 村莊 | 吳寨村在鄉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4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2.1平方千米。居民416戶1850人,有謝、于、馮等姓,漢族。清康熙有毛吳賈3姓居此,稱前毛…[詳細] |
北裴寨村 | ~224 | 村莊 | 北裴寨村在鄉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3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.4平方千米。居民345戶1689人,有裴等姓,漢族。明初裴姓兄弟二人由洪洞縣遷此,后老大…[詳細] |
陽東村 | ~225 | 鄉中心區 | 陽東村在鄉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0.1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.7平方千米。居民320戶1540人,有張、劉等姓,漢族。漢代該村名戶牖(yǒu窗戶)鄉…[詳細] |
東隅鋪村 | ~226 | 村莊 | 東隅鋪村在鄉東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5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0.8平方千米。居民230戶1000人,有盧等姓,漢族。明代村中有人官居東臺御史,故以此名…[詳細] |
娘娘廟村 | ~227 | 村莊 | 娘娘廟村在鄉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2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0.6平方千米。居民110戶520人,有張、王等姓,漢族。早前叫土谷堆。清康熙六十年黃河決口…[詳細] |
大裴寨村 | ~228 | 村莊 | 大裴寨村在鄉東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3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.1平方千米。居民190戶995人,有裴、張等姓,漢族。明初,裴氏兄弟由移民至此,定居于…[詳細] |
河窯新村 | ~229 | 村莊 | 河窯新村在鄉西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2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轄有河西、孟西、孟東、楊東、楊中、楊西、仝坡、南灣、大河口、窯后、南坡11個自然村,面積0.9…[詳細] |
焦樓村 | ~230 | 村莊 | 焦樓村在鄉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4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.5平方千米。居民392戶1320人,有田、張等姓,漢族。初有焦姓居此,并將樓房,名焦樓。鄰…[詳細] |
張士道村 | ~231 | 村莊 | 張士道村在鄉西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3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0.6平方千米。居民101戶470人,有張等姓,漢族。早前,此處有3個自然村張莊、范莊、余莊…[詳細] |
陽西村 | ~232 | 鄉中心區 | 陽西村在鄉西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0.5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.8平方千米。居民320戶1560人,有王、甄等姓,漢族。漢代該村名戶牖(yǒu窗戶)鄉…[詳細] |
閆莊村 | ~233 | 村莊 | 閆莊村在鄉西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4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0.9平方千米。居民160戶660人,有閆、張等姓,漢族。初有閆姓居此,故名。鄰梁寨村、八里…[詳細] |
小吳寨村 | ~234 | 村莊 | 小吳寨村在鄉東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3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0.9平方千米。居民194戶876人,有劉、藺等姓,漢族。初有吳姓居此成村,名小吳寨。鄰南…[詳細] |
梁寨村 | ~235 | 村莊 | 梁寨村在鄉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2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1平方千米。居民330戶1270人,有張、魏、梁等姓,漢族。姓梁的最早居此,故名。鄰娘娘廟、李…[詳細] |
馮操固村 | ~236 | 村莊 | 馮操固村在鄉西南部,距鄉人民政府駐地4千米。村委會駐地,面積0.8平方千米。居民130戶540人,有李等姓,漢族。明初有馮曹固的人居此,名馮曹固、馮草…[詳細] |
地名由來:
據清乾隆九年(1744)《陽武縣志》記載,漢代此地稱戶牖鄉,又名庫上里。俗稱陽武或陽號。后演為陽阿。
基本介紹:
陽阿鄉位于原陽縣城東北方,距縣城9公里。全鄉轄35個行政村,227個村民小組,總人口26612人,總面積47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積58410畝。1998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0350萬元。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。該鄉連續三年獲市糧、棉、油生產先進單位;連續四年被評為市綜合治理先進鄉;連續五年獲市鄉鎮企業“創業杯”和市計劃生育一類鄉;九五年被命名為“省體育先進鄉”;九六年鄉文化站被評為省“百強文化站”;九八年被命名為省“農民文化藝術之鄉”;鄉黨委1993、1994、1996年先后三年被評為先進鎮黨委。
鄉鎮企業穩步發展,全鄉現有鄉辦企業5個,村辦企業11個,主要有機械、磚瓦、面粉、水泥預制
榮譽排行:
2023年9月,陽阿鄉被確定為2023年度河南省”平安農機”示范鄉(鎮)。
文化旅游:
陳平祠地理位置陳平祠位于原陽縣城東北九公里的陽阿鄉陽阿村。 陳平簡介陳平是我國西漢時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、軍事家,他為輔佐漢高祖劉邦建立和鞏固西漢王朝樹下了不朽的功勛,被歷代封為“忠臣”而加以
歷史沿革:
1955年建陽阿中心鄉,屬原陽縣。
1956年為陽阿鄉。
1958年設陽阿人民公社。
1983年改設陽阿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