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:正陽街道 | 隸屬:西咸新區 |
區劃代碼:610404007 | 代碼前6位:610404 |
行政區域:陜西省 | 地理分區:西北地區 |
行政級別:街道 | 車牌代碼:陜D |
長途區號:029 | 郵政編碼:712000 |
轄區面積:約58平方公里 | 人口數量:約3.46萬人 |
人口密度:約597人/平方公里 | |
下轄地區:3個社區、19個行政村 |
![]() | 代碼 | 城鄉分類 | 簡介 |
渭電社區 | ~001 | 主城區 | 以社區駐地在渭河發電廠附近而得名。1990年后得名后寨居委會,2008年9月改為渭電社區居委會。…[詳細] |
秦韻佳苑社區 | ~002 | 村莊 | 秦韻佳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蘭池佳苑社區 | ~003 | 村莊 | 蘭池佳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九張村 | ~200 | 主城區 | 原為九戶張姓人居住百神洞附近得名九張碑洞村,后改為九張村。…[詳細] |
后溝村 | ~203 | 城鄉結合區 | 村址位于穆家村之后的溝道里。原名后溝里,清同治時期更名后溝,1988年9月選舉產生后溝村委會。…[詳細] |
張家灣村 | ~204 | 城鄉結合區 | 張姓居住在灣道處。清乾隆16年(1751)前得名張家灣,1988年9月選舉產生張家灣村委會。…[詳細] |
柏家咀村 | ~205 | 城鄉結合區 | 柏家咀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,為城鄉結合區。…[詳細] |
左排村 | ~206 | 城鄉結合區 | 清同治時期,按村址方位居東得名左排。清同治時期得名左排,1988年9月選舉產生左排村委會。…[詳細] |
許趙村 | ~207 | 城鄉結合區 | 許姓、趙姓聚居的村莊。1950年合并趙家溝、許家臺得名許趙村,1988年9月合并許趙村、柏劉村、藺李村三個自然村選舉產生許趙村委會。…[詳細] |
楊家灣村 | ~211 | 城鄉結合區 | 楊姓聚居在溝道轉彎處。三個自然村的群眾自治組織。…[詳細] |
后排村 | ~212 | 城鄉結合區 | 清同治時期,按村址方位居北得名后排。清同治時期得名后排,1988年9月選舉產生后排村委會。…[詳細] |
孫家村 | ~218 | 特殊區域 | 孫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3,為特殊區域。…[詳細] |
馬家堡村 | ~220 | 村莊 | 乾隆16年前,因回族馬姓戶族居住的村莊。…[詳細] |
怡魏村 | ~222 | 村莊 | 怡、魏二姓居住的村莊。1984年7月得名沿用至今。…[詳細] |
韓家灣村 | ~223 | 村莊 | 韓家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咀王村 | ~224 | 特殊區域 | 咀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3,為特殊區域。…[詳細] |
楊新莊村 | ~226 | 特殊區域 | 楊新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3,為特殊區域。…[詳細] |
黃家寨村 | ~227 | 特殊區域 | 黃家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3,為特殊區域。…[詳細] |
上寨村 | ~228 | 村莊 | 上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興隆村 | ~236 | 村莊 | 1953年希望依靠農業興旺發達得名興隆村。…[詳細] |
史村村 | ~238 | 村莊 | 史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,為村莊。…[詳細] |
白廟村 | ~239 | 村莊 | 以村北墻壁白色的壽峰寺得村名。清同治元年(1862)前得名白廟村,分南北中三村。2005年11月合并白廟南北中三村名得名白廟村。…[詳細] |
地名由來:
因辦事處駐地有“正陽洞”而得名。
基本介紹:
正陽原名紅旗。1987年咸陽市分區設鄉時,因“正陽洞”得名。2001年與原韓家灣鄉合并,2011年撤鎮設辦。2017年6月接管涇河新城高莊鎮9個村。東毗高陵區,南跨渭河與未央區接壤,西鄰窯店辦,北靠涇河新城,西北接空港新城。總面積約78.9平方公里,轄17個行政村,6個社區,常住人口44535人。黨工委下設社區黨委4個,黨總支2個,現有黨支部52個,黨員2065名。
榮譽排行:
2024年8月,入選西安市2023年度耕地保護激勵單位名單。
2021年11月,省文化和旅游廳命名正陽街道為2021-2023年度陜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(秦漢戰鼓)。
歷史沿革:
秦朝時為蘭池宮所在地。
唐代時屬京畿轄區。
1961年,設立紅旗公社。
1984年,改為正陽鄉。
1997年,撤鄉改鎮。
2002年,韓家灣鄉并入正陽鎮。
2011年,撤鎮設正陽街道。